【国 名】 立陶宛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
【面 积】 6.53万平方公里。
【人 口】 285万。立陶宛族占84.2%,波兰族占6.6%,俄罗斯族占5.8%。此外还有白俄罗斯、乌克兰、犹太等民族。官方语言为立陶宛语,多数居民懂俄语。主要信奉罗马天主教,此外还有东正教、新教路德宗等。
【首 都】 维尔纽斯(VILNIUS),面积401平方公里,人口53.4万(2017年)。1月平均气温-4.9℃,7月平均气温17℃。
【国家元首】 总统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Dalia GRYBAUSKAITĖ,女),2014年5月连选连任,任期5年。
【重要节日】 国家重建日(国庆日):2月16日(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国家重建,立陶宛共和国成立);恢复独立日:3月11日(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发表恢复独立宣言);国家日:7月6日(1253年7月6日立陶宛国王明陶卡斯加冕)。
【简 况】 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接拉脱维亚,东连白俄罗斯,南邻波兰,西濒波罗的海和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国境线总长1644公里,海岸线长90公里。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气候。最高点海拔293.6米。1月平均气温-1℃,7月平均气温19℃。
1009年史书首次提及立陶宛。1240年成立统一的立陶宛大公国。1385年后立陶宛与波兰三次联合,1387年接受天主教为国教。维陶塔斯大公执政期间(1392~1430年)是立鼎盛时期,成为当时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1795年后逐步被沙俄吞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立曾一度被德国占领。1918年2月16日,立宣布独立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20年10月9日,波兰占领维尔纽斯和立东部地区,第二大城市考纳斯成为立临时首都。1939年8月,苏联和德国签订秘密条约,立被划入苏联势力范围,次年初苏军进驻立境内。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立被德国占领。1944年苏联军队进入立,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并加入苏联。1990年3月11日,立通过恢复独立宣言,宣布脱离苏联独立。1991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承认立独立,9月17日立加入联合国。2004年3月29日立加入北约,5月1日成为欧盟成员国。2015年1月加入欧元区。
【政 治】 立陶宛政局总体稳定。格里包斯凯特总统保持较高民意支持率,于2014年5月连选连任,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继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2016年新一届议会选举中,农民与绿色联盟党赢得大选,与原执政联盟中的社会民主党联合组成新一届执政联盟。新政府上台后,致力于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与总统、议会配合较为默契。2017年9月,社民党退出执政联盟,2018年4月,立执政党农民与绿色联盟党与新成立的立社会民主劳动党签署合作协议,组建新的执政联盟。
【宪 法】1992年10月25日经全民公决通过,11月2日生效,后多次修订。现行宪法共15章154条。规定立陶宛是独立的民主共和国,主权属于全体人民,公民权利一律平等。立为议会制国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批准或否决总统提名的总理人选;任命和解除国家领导人的职务;有权弹劾总统,但需经3/5以上议员支持。总统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任期5年,最多任两届。凡年龄在40岁以上且近3年在立连续居住的立公民可竞选总统。如总统病故、辞职、被弹劾或由于健康原因无法履行职务时,其职责由议长代为行使。总统是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就重大外交问题做出决策,经议会同意任命和撤换总理,根据总理推荐任命和撤换部长。
【议 会】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实行一院制,共有141个席位,任期四年。凡年满25岁、在立定居的立公民有权竞选议员。其中71名议员由全国71个选区直接选出,其余70名由进入议会的政党产生,获得5%以上选票的政党和7%以上选票的政党联盟可进入议会,并根据各自获得选票的比例分配议席。本届议会于2016年10月选举产生,主要党团及所占议席分别为:农民与绿色联盟党团56席、祖国联盟—立陶宛基督教民主党团31席、社会民主与劳动党团12席、自由运动党团13席、波兰人选举运动—基督教家庭联盟党团8席、社会民主党团7席、秩序与正义党团7席和无所属议员6席。现任议长维克托拉斯·普兰茨凯蒂斯(Viktoras PRANCKIETIS),2016年10月当选。
【政 府】本届政府为独立后第17届政府,由农民与绿色联盟党和社会民主党于2016年12月组成,下设14个部。总理:萨乌柳斯·斯克维尔内利斯(Saulius SKVERNELIS)。内阁成员包括:外交部长利纳斯·安塔纳斯·林克维丘斯(Linas Antanas LINKEVICIUS)、环境部长凯斯图蒂斯·纳维茨卡斯(Kestutis NAVICKAS)、能源部长济吉曼塔斯·瓦伊丘纳斯(Zygimantas VAICIUNAS)、财政部长维柳斯·沙波卡(Vilius SAPOKA)、国防部长雷蒙达斯·卡罗布利斯(Raimundas KAROBLIS)、文化部长丽安娜·鲁奥基特-约松(Liana Roukyte-Jonsson,女)、社会保障与劳动部长利纳斯·库库莱蒂斯(Linas KUKURAITIS)、交通与通讯部长罗卡斯·马休利斯(Rokas MASIULIS)、卫生部长奥雷利尤斯·韦里加(Aurelijus VERYGA)、教育与科学部长尤尔吉塔·佩特劳斯基内(Jurgita PETRAUSKIENE,女)、司法部长米尔达·瓦伊纽特(Milda VAINIUTE,女)、经济部长维尔吉尼尤斯·辛克维丘斯(Virginijus SINKEVICIUS)、内务部长埃穆蒂斯·米休纳斯(Eimutis MISIUNAS)、农业部长吉埃德留斯·苏尔普利斯(Giedrius SURPLYS)
【行政区划】2011年6月,立陶宛进行行政区划改革,取消县制,全国改为由7个城市、43个区、8个自治机构和2个疗养区共60个地方行政单位构成,大小城镇100余座。主要城市有维尔纽斯、考纳斯、克莱佩达、希奥利艾等。
【司法机构】宪法法院院长罗穆阿尔达斯·凯斯图蒂斯·乌尔拜蒂斯(Romualdas Kestutis URBAITIS),2011年4月就职,任期9年。最高法院院长金塔拉斯·克里热维丘斯(Gintaras KRYZEVICIUS),2009年10月就职,任期9年。总检察长埃瓦尔达斯·帕西里斯(Evaldas PASILIS),2015年12月就职,任期5年。
【政 党】截至2014年3月,立共有40余个政党和政治组织注册登记,主要政党有:
(1)农民与绿色联盟党(Lithuanian Peasant and Greens Union):联合执政党之一。2001年创建,现党员人数4850余人。农绿党在上届议会中仅有“1席之地”。历史上曾多次更名,一度影响了其政党形象和知名度。2012年以来沿用现名。党主席:雷蒙纳斯·卡尔包斯吉斯(Ramunas Karbauskis)。
(2)社会民主党(Lithuanian Social Democratic Party):联合执政党之一。1896年创建,1989年8月12日重建,2001年1月27日与立陶宛劳动民主党(Lithuanian Democratic Labor Party)合并。现有党员2.1万余人。主席金陶塔斯·帕卢卡斯(Gintautas Paluckas)。
(3)劳动党(Lithuanian Labor Party):2003年11月26日创建,2006年发生分裂,部分党员脱党另建公民民主党。2011年6月,立陶宛新联盟(New Union of Lithuania)与劳动党合并。2013年4月,与工党(Labor)合并。2013年10月,与基督教党(Christian Party)合并。现有党员2.4万余人。主席济维莱·品斯库维埃内(Zivile PINSKUVIENE)。
(4)秩序与正义党(Order and Justice Party):2002年3月9日成立,原名自由民主党,2006年5月13日改称秩序与正义党(自由民主党),2008年3月8日该党第八次代 表大会决定正式改称现名,现有党员1.3万余人。主席雷米吉尤斯·泽迈泰蒂斯(Remigijus ZEMAITAITIS)。
(5)立陶宛波兰人选举运动(Electoral Action of Poles in Lithuania),在野党(2014年8月退出执政联盟)。1994年8月28日成立,现有成员1350余人。主席维尔德玛·托马舍夫斯基(Valdemar TOMASEVSKI),现任欧洲议会议员。
(6)祖国联盟—基督教民主党(原保守党) (Homeland Union—Lithuanian Christian Democrats“LITHUANIAN CONSERVATIVES”):在野党。1993年5月1日成立。现有党员1.4万人。主席安德留斯·库比留斯(Andrius KUBILIUS),前总理。
(7)自由运动党(Liberals Movement of 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在野党。2006年2月25日成立,主要由从自由中间联盟中退出的成员组成,现有党员4900余人。主席埃利吉尤斯·马修利斯(Eligijus MASIULIS),前交通部长。
(8)自由中间联盟(Lithuanian Liberal and Centre Union):在野党。2003年5月31日创建,由立自由者联盟、中间联盟和现代基督教民主联盟三党合并组成,现有成员4000余人。主席阿尔吉斯·恰普利卡斯(AlgisČAPLIKAS),前副议长。
(9)社会民主劳动党:2018年4月成立,主要成员来自2017年执政联盟分裂后坚持与农绿党继续合作并退党的立社会民主党前党员。主席为立议会副议长基尔基拉斯。
其他政党有:勇敢之路党(The Way of Courage)、农民党联盟(The Peasants Union)、绿党(Greens Party)等。
【重要人物】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Dalia GRYBAUSKAITĖ):总统。女,1956年生于维尔纽斯市。1983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日丹诺夫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1988年在莫斯科社会科学院完成经济学博士论文答辩。1983-1990年在维尔纽斯高级党校任教。1990-1991年在立陶宛经济研究所任职。1991-1994年先后任对外经济关系部和外交部司长。1994-1995年任驻欧盟大使兼入盟谈判副代表。1996-1999年任驻美国使馆公使。1999-2001年先后任财政部和外交部副部长。2001-2004年任财政部长。2004-2009年任欧盟委员会财政计划和预算委员。2009年5月当选总统,并于7月正式就职。2014年5月连选连任总统,并于7月正式就职。未婚,无子女。维克托拉斯·普兰茨凯蒂斯(Viktoras PRANCKIETIS):议长,生于1958年,农民与绿色联盟党副主席。毕业于立陶宛农业学院,获生物医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曾任立农业学院助教、讲师。2008年出任亚历山大·斯图津斯基大学农学院院长。2016年任该校教授。2016年11月当选立第十二届议会议长。萨乌柳斯·斯克维尔内利斯(Saulius SKVERNELIS):总理,生于1970年,农民与绿色联盟党党员。毕业于维尔纽斯理工大学汽车专业,获米科拉斯·罗梅瑞斯大学法学硕士。曾出任立警察总局交管局路巡队队长、巡警队队长、交管局局长。2011年出任警察总监。2014年出任内务部长。2016年11月出任政府总理。
【经 济】 2017年,立陶宛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419亿欧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4802.3欧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3.8%
货币名称:欧元
【资 源】森林和水资源丰富。森林面积217.7万公顷,覆盖率为33.4%。有722条河流,长度超过100公里的河流有21条,最长的涅穆纳斯河全长937公里,在立境内长度为475公里。立境内湖泊众多,水域面积超过880平方公里,面积超过0.5公顷的湖泊有2834个,其中最大的德鲁克夏伊湖面积4479公顷(42.26平方公里)。此外还有泥炭、矿物建筑材料等资源。
【工 业】2017年工业(不含建筑业)产值205.2亿欧元,同比增长11.3%。据立统计局统计,近几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
2014 |
2015 |
2016 |
开采泥炭 |
53.63 |
58.98 |
43.42 |
开采石英砂 |
5.39 |
5.24 |
4.48 |
原油 |
8.10 |
7.4 |
6.3 |
木纤维板(万平方米) |
2120.00 |
2167.94 |
2272.90 |
水泥 |
90.27 |
97.96 |
100.99 |
【服务业】服务业是立陶宛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服务业产值144.5亿欧元,同比增长6.7%。其中交通运输业76.5亿欧元,酒店服务业1.74亿立特,其他服务业75.96亿欧元,同比分别增长5.9%、3%和7.7%。2014年,服务业从业人口43.9万人,占就业总人口的33.2%。
【旅游业】2014年,立陶宛宾馆、旅店、疗养院等旅游机构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02.2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118.3万人次,占58.5%,主要来自俄罗斯、波兰、德国和拉脱维亚等国。2014年,立公民赴国外旅游88.5万人次,同比增长1.4%,主要目的国为波兰、白俄罗斯、俄罗斯、拉脱维亚。截至2014年底,立共有各类宾馆、酒店等1400家,客房24251间。主要旅游景点:维尔纽斯老城、特拉盖古堡、凯尔纳维遗址、尼达沙丘、帕兰加、希奥利艾十字架山、德鲁斯基宁盖等。
【交通运输】交通体系完备,铁路网与欧洲及独联体国家连成一体,可直接或转车前往有关国家;公路网发达,有E28、E67、E77、E85、E262、E272等6条欧洲公路干线经过;克莱佩达港是立最大海港,与世界200多个港口通航。国内交通运输以公路、铁路为主。
2016年,立全年货运总量为1.31亿吨,较上年增长3%。客运总量为3.86亿人次,较上年下降7%。
主要国际机场:维尔纽斯机场、考纳斯机场、帕兰加机场。
【财政金融】立陶宛财政部数据显示,2016年立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共计75.72亿欧元,超过财政预算2.37亿欧元,相当于预算的3.2%。其中增值税收入低于预算1%,消费税超出预算2.5%,企业所得税超出8.3%,个人所得税超出4.8%.
截至2013年12月,立国家债务(含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社会保障基金债务)总额469.68亿立特(约合180.6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4%,其中国内债务142.03亿立特,同比增加28.51亿立特,国外债务327.65亿立特,同比减少24.6亿立特。同期,政府长期债务440.91亿立特(约合169.5亿美元),占93.9%,短期债务28.76亿立特(约11.06亿美元),占6.1%。
截至2013年,立共有7家注册商业银行、9家外国银行分行和2家外国银行代表处,外国资本超过80%。此外还有立中央信用社及其他67家信用社,另有174家欧盟国家银行虽在立无代表机构,但可处理跨国业务。
【对外贸易】据立陶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进出口总额为473.35亿欧元,其中出口总额226.08亿欧元,同比下降1.3%,进口总额248.35亿欧元,同比下降2.2%。
主要出口商品为矿产品、机电设备、电气设备、木材等,主要进口商品为矿产品、机电设备、电气设备、化工产品、蔬菜及水果等。近几年进出口贸易额如下(单位:亿欧元):
|
2014 |
2015 |
2016 |
出口额 |
244 |
231 |
226.08 |
进口额 |
265 |
254 |
248.35 |
差额 |
-21 |
-23 |
-22.27 |
立主要出口目的地仍然是俄罗斯,占出口总额的13.5%,其次为拉脱维亚(9.9%)、波兰(9.1%)、德国(7.7%)。主要进口国为俄罗斯,占比14.4%,其次为德国(12.1%)、波兰(10.8%)以及拉脱维亚(8%)。
【外国资本】截至2016年年底,立陶宛累计吸引外国直接投资139.3亿欧元,较上年增加3.2%。外国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批发零售、机动车和摩托车维修、信息通讯等领域。
【对外投资】截至2016年年底,立陶宛累计对外直接投资25.5亿欧元,较上年上涨6.3%。对外投资总额中88.9%投向欧盟国家。主要投资对象国及所占份额依次为:荷兰16.5%,塞浦路斯15.6%,拉脱维亚14.3%,波兰11.6%,爱沙尼亚7.3%。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教学、科研和技术活动、制造业、批发零售、机动车和摩托车修理、金融保险业。
【军 事】1992年11月19日组建军队,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立总统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家国防委员会是协助总统处理国防事务的决策机构,由总统、议长、总理、国防部长和三军司令组成。现阶段实行行政领导与作战指挥相分离的军政、军令双轨领导体制,即由国防部文职人员控制军队,由三军司令及其领导的国防参谋部指挥部队执行各种作战训练任务。现任国防部长尤奥扎斯·奥莱卡斯(Juozas OLEKAS),三军司令阿尔维达斯·波丘斯(Arvydas POČIUS)中将。立国家安全政策是公开、透明和非对抗性的,认为目前国家安全未受到任何直接军事威胁,不视任何国家为敌人。2017年,立军共有2.1万余人,编为陆军、空军、海军、特种作战部队、后勤保障部队、军事教育训练机构和部队等,其中陆军约6000余人,空军约1000余人,海军约600余人,还有8000余名预备役人员。目前,立军在阿富汗等地派驻200余人参与北约军事行动及协助当地重建工作。
2016年国防支出6.03亿欧元。2018年度国防预算8.73亿欧元,约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06%。
【文化教育】教育管理机构主要是教育和科学部、议会教科文委员会和国家科学委员会。重大教育问题由议会或政府与国家科学委员会协商决定。采取10年基础教育制度,即初等小学(1~4年级)、基础中学(5~10年级)。基础中学毕业后,学生可选择进入高级中学(2年)、职业学校(3~4年)、音乐学院(6年)或职业教育中心。高级中学毕业后可进入高校进行为期4~5年的本科学习。此外,立还设立强化高中(通常为私立中学)(4年)、特殊教育学校(为残疾儿童而设)和青年学校等。
2016/2017学年,立共有各类学校1268所,注册学生总数为503898人,教师总数45374人。全国共有公立大学14所,私立大学7所,在校大学生87797名,教师8166名。主要高等院校有:维尔纽斯大学、维尔纽斯师范大学、盖迪米纳斯理工大学、考纳斯维陶塔斯大学、考纳斯理工大学、考纳斯医学院和立陶宛军事学院等。维尔纽斯大学创建于1579年,是立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也是欧洲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现有学生2.2万名。
【新闻出版】2016年,立陶宛定期出版566种杂志和期刊,年发行总量5008万份;报纸216种,发行量9316万份。主要报刊有:《立陶宛晨报》、《共和国报》、《晚间消息报》、《商业新闻》、《考纳斯日报》、《西部快报》、《人物杂志》等。
主要通讯社有:立陶宛通讯社(ELTA)、波罗的海通讯社(BNS)等,均为私营通讯社。
主要电视台有:国家电视台——立陶宛电视台(LTV)、自由独立频道(LNK)、“TV-3”电视台、“TV-4”电视台等。
主要电台有:国家电台——立陶宛电台、“M-1”电台、“中央电台”、“自由之波”电台、俄语电台“俄罗斯广播”、波兰语电台“ZNAD WILII”等。
【对外关系】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5月1日加入欧盟。奉行务实的对外政策,重视睦邻友好合作,努力扩大在波罗的海地区乃至欧盟的影响力。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已先后加入6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大力发展与乌克兰、摩尔多瓦、外高加索和巴尔干地区国家的关系,支持其加入欧盟和北约。2007年12月21日,立正式成为申根协议成员国。2011年,立任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SCE)轮值主席国,积极推动该组织在应对跨国威胁、维护地区安全、发展与地中海国家关系等方面的合作。2012年担任波罗的海与北欧八国区域合作机制协调员。2013年下半年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将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推进能源安全与“东部伙伴关系”作为主要任务。2013年10月,当选2014-2015年度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截至2017年12月,立陶宛建交国总数为184个。
【同中国的关系】1991年9月14日中立两国建立外交关系。2012年,中立关系发展顺利,各领域合作日益深化。4月,温家宝总理在波兰华沙会见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立陶宛总理库比留斯。5月,立陶宛议会副议长塔马绍斯卡斯率立中议员小组访华,9月,立陶宛总理库比留斯来华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2年新领军者年会,温家宝总理会见。立经济部长日留斯来华出席第16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并访问山东省。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张建南访立。10月,商务部副部长陈健访立。2013年中立关系续有发展。1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会见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立陶宛总理布特克维丘斯。2014年8月,立总统格里包斯凯特、总理布特克维丘斯、议长格劳济涅内、外长林克维丘斯分别就云南鲁甸地震向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张德江委员长和王毅外长致慰问信。12月,李克强总理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会见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立总理布特克维丘斯。2015年2月,外交部长王毅在纽约主持联合国安理会公开辩论会期间会见立外长林克维丘斯。6月,张高丽副总理访立,分别同立陶宛总统格里包斯凯特、总理布特克维丘斯会见、会谈。11月,李克强总理在苏州会见来华出席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立陶宛总理布特克维丘斯。2017年4月,张德江委员长访问立陶宛,同立陶宛总统格里包斯凯特、总理斯克维尔内利斯、议长普兰茨凯蒂斯分别会见、会谈。11月,李克强总理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布达佩斯会晤期间与立总理斯克韦尔内利斯双边会见。5月,立交通与通讯部长马休利斯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高级别会议。6月,立国家铁路公司与中国铁路总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首趟中欧班列经停立陶宛。8月,双方签署2018—2020年农业领域合作行动计划。9月,立农业部长马尔考斯卡斯访华。9月,立文化部长鲁奥基特-约松访华。10月,两国在北京举行经贸合作混委会第13次例会。2018年1月,立议长普兰茨凯蒂斯随北欧和波罗的海国家议长集体访华,习近平主席、杨洁篪国务委员集体会见,张德江委员长集体会谈。
据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7年,双边贸易额18.6亿美元,同比增长27.5%,其中中方出口16亿美元,同比增长23.9%,进口2.6亿美元,同比增长55.6%。2018年1至4月,双边贸易额6.5亿美元,同比增长26%,其中中方出口5.4亿美元,同比增长20.2%,进口1.1亿美元,同比增长65%。
中国驻立陶宛大使:申知非。馆址:维尔纽斯市阿尔吉尔多大街36号(Algirdo g.36,LT-03218 Vilnius,Lithuania)。电话:(3705)2162861;领事部电话:2162972;传真:2162682。网址:www.chinaembassy.lt 。经商处地址:维尔纽斯市布林捷街34号(Blindžių g.34,LT-08110 Vilnius,Lithuania)。电话:(3705)2722375;传真:2722161。网址:http://lt.mofcom.gov.cn 。
立陶宛驻华大使:伊娜·玛邱罗尼塔(Ina Marciulionyte,女)。馆址: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18号京润水上花园B区30号,邮政编码:100016。电话:(010)84518520;传真:(010)84514442。
【同美国的关系】1991年9月6日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立独立以来,一直与美保持密切关系,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基本支持美方立场,积极参与美领导的军事行动。与北约互动频繁。
【同俄罗斯的关系】1991年10月9日与俄罗斯建立外交关系。受历史和现实等因素影响,立俄关系发展缓慢。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关系有所恶化。
【同波罗的海邻国的关系】立与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在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等众多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传统联系,三国之间除设有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部长级定期会晤机制外,还建立了波罗的海大会、波海地区国家经济论坛、三国首都会议机制等。此外,三国还就推动建立波海三国统一能源市场、修建波海联合铁路等问题上取得一定进展。
【同欧盟的关系】支持欧盟应对欧债危机相关举措,呼吁各国严肃财政纪律。认为欧盟应积极解决促进经济增长、就业、改善商业环境、中小企业发展等问题。积极推动波海三国在能源、欧盟财政分配、地区安全等问题上统一立场,力争欧盟内话语权,维护共同利益。
根据双边协议,中国内地居民持外交、公务护照可免签入境立陶宛,持公务普通或因私普通护照者入境前需办妥签证。持香港或澳门特区护照者可免签入境立陶宛并停留90天。
立陶宛是申根协议国家,签证分为机场过境签证(A)、短期签证(C)和长期签证(D)三个类别。C类签证(明确国别限制的除外)为申根签证,D类签证为立陶宛国别签证。
如申请人计划一年内在立陶宛停留累计超过90天,应持长期签证入境。未满18周岁青少年和儿童来立陶宛须与父母、父母任何一方或其法定监护人一同入境,但如来立陶宛与父母、父母任何一方或其法定监护人团聚,可单独入境。
如驾驶车辆入境,须提供本人驾驶执照、车辆证件及车辆维护文件。入境者还须在边境向经立陶宛财政部授权的保险公司购买一次性、有效期不少于15天的车辆民事安全保险,该保险仅在立陶宛境内有效。 注意:立陶宛为申根国,位于欧盟与独联体地区交界处。如自俄罗斯、白俄罗斯等非申根国入境立陶宛游览后需原路返回,请办妥返程有关国家的两次入境签证。
具体事宜可咨询立陶宛驻华使馆。
【入境携带物品规定】立陶宛海关规定,自非欧盟国家通过空路入境,每人可免税携带以下数量烟草:200支香烟(或等量的100支小雪茄、或50支雪茄、或烟草250克);通过其他方式入境,可携带40支香烟(或等量的20支小雪茄、或10支雪茄、或烟草50克)。此外,每人还可携带1升酒精含量超过22%的烈性酒(或2升酒精含量低于22%的酒精饮料),4升红酒和16升啤酒;总价值不超过430欧元(走空路或水路)或150欧元(未满15周岁)的非商业目的的物品(含香水、电器和纪念品等)。未满17周岁者不得携带烟草制品和酒精饮料入境。
携带以下物品入境时必须向海关申报:超过免税限量或限额的自用品;用于商业目的的物品;限制入境的物品。
携带以下物品入境时必须持有立陶宛授权部门许可:1公斤(含)以上肉罐头等肉类制品;100包(或500克)以上种子;2公斤(含)以上花卉等植物或装饰用途植物;1公斤(含)以上植物食品制品;20公斤以上蔬果;100公斤以上谷物;5个(含)以上旧汽车轮胎(使用中的汽车轮胎除外);煤(毒)气喷雾设备;1支(含)以上气手枪;2盒(含)以上气手枪子弹;口径不大于4.5毫米的1支(含)以上气枪等。
【出境携带物品规定】携带以下物品出境必须向海关申报:总价值超过1500欧元的非自用物品、车辆及其有关文件;出境者自愿申报的其他物品。
【携带货币出入境规定】 立陶宛法律规定,携带超过10,000欧元现金或等值外国货币出入境,必须申报。
因海关申报规定变更较为频繁,具体申报项目以立陶宛海关申报单为准。详情可查询海关署网站(www.cust.lt),联系电话:00370-52613027。
【居留许可】
立陶宛居留许可分为临时居留许可(期限1年,每年延期1次)、短期居留许可(期限2年,每2年延期1次)和长期居留许可(期限5年,每5年延期1次)三类。
如果中国公民计划在立陶宛居留时间超过1年,需要向立陶宛驻华使馆提交临时居留许可申请及其他有关文件,或在抵立陶宛后7日内向移民局申请临时居留许可,并在收到批准通知函7日内,前往移民局办理相关证件。申请临时居留许可必须提交申请书、有效旅行证件(护照)原件及复印件、证明申请人符合申请临时居留许可资格的文件(包括抵达目的地、工作许可证、结婚证、公司成立文件、入学证明文件等)、在立陶宛有充足收入来源的证明文件、在立陶宛有合法居住地的证明文件等。 注意:如立移民局要求提供由中国有关部门、高校开具的无犯罪记录证明、学位学历等文件,请务必在中国外交部和立驻华使馆做好领事双认证,以确保有关文书可在立正常使用。
如果中国公民希望在立陶宛工作,在申请居留许可前必须获得立陶宛工作许可证。因此,必须提前找到雇主,由雇主提供为获取工作许可证所需的材料,外国公民的工作许可证由立陶宛劳动职业介绍所签发,详情可查询www.ldb.lt。
【入籍政策】
《立陶宛共和国国籍法》规定,授予立陶宛国籍须满足以下条件:最近10年定居立陶宛(如申请者与立陶宛公民结婚,则居住期限为7年);通过立陶宛语国家考试和《立陶宛共和国宪法》基础知识考试;拥有在立陶宛长期居留许可证明;在立陶宛具有合法收入来源;本人无国籍,或者做出书面声明,一旦获得立陶宛国籍即放弃其他国籍。
除特殊情况外,立陶宛一般不承认双重国籍,外国公民在获得立陶宛国籍后,自动丧失其原国籍。立陶宛内务部移民局主管入籍问题,网站www.migracija.lt,联系电话00370-52717112。
如中国公民在立入籍,应及时前往中国驻立陶宛大使馆办理《自动丧失国籍》公证,以确保在立顺利入籍。
立陶宛社会治安总体良好,犯罪率较低。在一些大城市,盗窃、抢劫、谋杀等案件有一定发案率。没有针对中国人的典型犯罪案件。
对赴立陶宛旅行、工作的中国公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尽量避免随身携带大量现金、贵重物品。
二、在饭店、酒吧及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上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物品,特别是食品、饮料等。
三、如驾驶汽车,注意随手锁车,夜间将车辆存放在有人看护的停车场。
四、注意随身携带、妥为保存护照等身份证件及复印件。
立陶宛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气候。1月平均温度-4.9℃,7月平均温度+17.0℃。年平均降水量748毫米。自然条件较好,自然灾害少有发生。冬季漫长而寒冷,雪量较大。个别年份如冬季积雪较多,春季易发生洪涝灾害。
立陶宛食品安全遵循欧盟标准,食品安全状况较好。国家食品和兽医总局作为主管部门定期抽查检测市场上销售的各类食品,如果偶然发生了食品来源受到疫病或有毒物质污染的情况,主管部门一般均能及时发布预警和出台防治措施,指导消费者避免选用受污染食品。
立陶宛统一紧急求助电话:112。
消防局:101。
警察局:102。
救护车:103。
信息查询:118。
驻立陶宛使馆领事保护应急联系电话:00370-68607740。
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与伦敦、巴黎、布鲁塞尔、维也纳、法兰克福、柏林、哥本哈根、莫斯科、赫尔辛基、布拉格、华沙、里加、米兰等欧洲城市有定期直达航班。与中国无直航,多经莫斯科、赫尔辛基、法兰克福、哥本哈根、维也纳等欧洲城市转机往返。
立陶宛国内有维尔纽斯、考纳斯、帕兰加三个国际机场。
维尔纽斯国际机场距市中心5公里,市区有多条公交线路通往机场。网址:www.vilnius-airport.lt/en/。
立陶宛公路、铁路系统相对完备。公路路况较好,通车里程2.1万公里,有E67、E28、E77、E85、E262、E272等6条欧洲公路干线经过。大小城市间均有城际巴士往来,可在各个城市的长途汽车站查看城际或国际巴士时刻表,或拨打常用信息查询热线118或登录www.stotis.lt查询。
国内铁路网与欧洲及前苏联国家连成一体,可乘火车来往立陶宛。有关火车时刻表的详细情况,可登录www.litrail.lt查看。
在立陶宛的车辆靠右侧行驶,机动车主必须随身携带驾照、机动车登记证书和技术检验证书、强制公众责任保险和第三方保险险单。如中国公民在立陶宛持中国驾照,并且在立陶宛居住6个月以上,应当更换当地驾照。在更换驾照时,必须上交原来的驾照,并通过驾驶理论考试。理论考试可用立陶宛语、俄语或其他语言进行。如没有驾照,则需通过驾驶理论和实践两门考试。驾校可为准备参加驾考者提供培训。有关取得或更换驾照的流程和考试的详细信息,请向Regitra公司咨询,电话:00370-52646467,网址:www.regitra.lt。
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东岸,最大港口克莱佩达港对外与瑞典、丹麦、德国、波兰等国港口通航,对内与库尔什斯克沙嘴有定期轮渡。
详情可查询www.lisco.lt,www.scandlines.lt,www.keltas.lt等网站。
立陶宛主要大中城市市内交通网络较发达,大多有几十条公交线路(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小公共汽车),出行方便。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必须购买单程车票,可提前从售报亭或上车后从司机处购票(从司机处购票,票价更高)。如需要经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从售报亭购买月票更划算,月票仅当月有效。
在立陶宛乘坐出租车,最好提前10分钟打电话预约,在路面很难直接拦到车且价格更高,出租车价格一般在每公里0.4-1欧元之间。常用出租车预约电话有1800、1441、1422等。详细信息可在www.taksi.lt查询。 旅立游客也可选择使用Uber预约出租车出行,性价比较高。
维尔纽斯:首都,人口55万,网站www.vilnius.lt。
考纳斯:第二大城市,人口30万,网站www.kaunas.lt。
克莱佩达:第三大城市和最大港口,人口16万,网站www.klaipeda.lt。
希奥利艾:第四大城市,人口11万,网站www.siauliai.lt。
立陶宛物价在欧盟国家属中低水平,但近年来食品、燃料价格上涨较快。商品供应充足,连锁超市遍布市区,营业时间多为08:00-22:00,购物方便,主要超市有Maxima,IKi及Rimi。立陶宛盛产琥珀,用琥珀制成的各种首饰、装饰品颇受外国游客尤其是中国游客的欢迎。
立陶宛货币是欧元(Euro),与人民币比价约为1:7.73(2019年1月)。在立陶宛购物,商品价格含21%的增值税。
立陶宛各大商业银行网点遍及大中城市,办理相关业务方便。除现金外,可使用带VISA、MASTERCARD、MAESTRO、VISA ELECTRON等标志的借记卡或信用卡进行支付(部分商店不接受银行卡支付),一般无法使用银联卡(UNION PAY)支付。在立陶宛的商店或餐馆消费时,欧元是唯一的支付货币,禁止用其他货币支付。
立陶宛有公立和私立两种形式的医疗保健机构,按规模分为诊所、医疗中心和医院。整体医疗条件较好,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拥有较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专业水平较高的医护力量。
全民卫生保健体系较完备,设立了包括医疗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基金,向立陶宛居民和取得当地居留许可的外国公民提供全部或部分免费医疗服务。在立工作和生活的中国公民可凭有效医疗保险(强制健康保险或自愿健康保险)在公立医疗机构免费就诊,但须全额缴纳药费和手术费。如自费就医,公立医疗机构的费用相对较低,但需要排队等候较长时间才能等到专科医生的诊治。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医疗机构是维尔纽斯大学附属医院。
立陶宛民族细致、谨慎、内敛,生活方式接近西方国家,注重生活质量。喜好外出旅游,热爱体育运动,篮球水平世界一流。穿着注重式样、花色,做工考究。国民受教育水平较高,公共场合举止优雅。
立陶宛人喜食肉奶制品、甜食及用土豆制成的各种菜肴,著名的美食有猪肚蒜肉肠、土豆肉饼、黑面包等。
立陶宛人主要信仰天主教,斯拉夫等少数民族信仰东正教。主要节日:新年(1月1日),国家重建日(2月16日)、恢复独立日(3月11日)、国家日(7月6日)。此外,宗教和传统节日众多,如圣诞节、复活节、仲夏节等。
立陶宛互联网接入较发达,网速在欧洲地区稳居前列。大城市的部分公共场所提供免费Wi-Fi连接,多数公共图书馆、高校和部分旅馆也提供免费互联网连接。移动电话运营商提供移动互联网,全国4G覆盖率已达85%以上。
立陶宛主要有Telia、Bite、Tele2三家移动通讯运营商,可提供国内外通讯服务。手机网络制式为GSM、UMTS,与中国GSM、UMTS制式手机可以兼容。在立陶宛移动通讯服务的最便捷方式是购买预付费卡。用户可在售报亭或超市购买预付费卡,充值后即可使用。
立陶宛部分公共场所设有收费公用电话亭,可在售报亭购买公用电话卡。公用电话亭之间通话免费,使用公用电话拨打紧急求助电话(如112)免费。立国家区号370;主要城市区号:维尔纽斯5,考纳斯37,克莱佩达46。如自中国呼叫维尔纽斯固定电话,应拨打00370-5-电话号码,如拨打手机,应拨打00370-手机号码。
立陶宛电压220V,电源插座为欧式两相圆头插座。一般中国电器配上欧式插头转换器后,均可在立正常使用。
通讯24小时服务热线:1888。
单位 |
网址 |
备注 |
内务部移民局 |
有关申请居留许可、为居留许可延期、加入立陶宛国籍事宜 | |
社会保障和劳动部劳动职业介绍所 |
有关申请工作许可和服务事宜 | |
国家税务监察局 |
有关税务和成立公司事宜 | |
企业注册中心 |
有关企业 注册信息 | |
投资署 |
有关投资信息 | |
教育和科学部 |
有关就学和教育事宜 | |
社会保障和劳动部 |
有关社会保障事宜 | |
社会保障和劳动部社会保障基金委员会 |
社会保障基金 使用信息 | |
卫生部 |
有关医疗保健事宜 | |
健康保险基金 |
人身保险 相关信息 | |
外交部 |
外交和领事 相关信息 | |
平等机会监察机构 |
如受到歧视,可与该机构联系 | |
儿童权益保护监督机构 |
如孩子权益受到损害,可与该机构联系 | |
国际移民组织维尔纽斯办事处 |
有关各种移民事宜咨询 |